当前位置: 首页 >> 活动专区 >> 正文

2023暑期社会实践||“文化寻根•走进曲阳”小分队||学习感悟(一)出征及走进陈文增定瓷艺术馆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3-07-06 [来源]: [浏览次数]: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的重要过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

6月28日是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一天,我们来到陈文增定瓷艺术馆,当书本上的“五大名窑”之一的定瓷真正展示在我面前时,我深深感觉到语言的匮乏,这巧夺天工的艺术,这栩栩如生的杰作,这匠心独具的成就,彻底地展示出来,“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同学们深受触动,纷纷写下心得体会。

我非常的高兴和荣幸能参加此次文化与传播学院“文化寻根·走进曲阳”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参加此次活动我收获颇丰,体验了不同的风土人情,见识了也学习到了更多的实践性知识,我的个人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在第一天时候,我们来到了曲阳县陈文增定瓷艺术馆。曲阳是千年古县,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名人辈出,陈文增为代表性人物之一。陈文增一生情系定瓷,经40余年的艰辛探索,使失传800年的定瓷烧制技艺重现人间,并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被誉为“名窑复兴时期中国定瓷之父”。陈文增定瓷艺术馆以“名窑复兴时期中国定瓷之父”陈文增名字命名,并以其生前捐献的2000余件定瓷、诗词、书法作品及研究著作为主要展品,其中,定窑三联艺术牡丹纹刻花贵妃瓶和书法作品十八条屏《陈文增自作诗三首》为该馆镇馆之宝。

“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定瓷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五大名窑中唯一烧制白瓷的窑场。在展厅中央展柜旁,定窑梅花口刻花瓶吸引了我们的关注。花瓶手拉坯成型,形体高耸,颈见舒放,口呈梅花状;壁刻缠枝莲一周,首尾相接……在工作人员地介绍道,这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文增优秀代表作之一,将梅花、莲花在造型装饰上相逢,高洁情怀与傲霜气度合二为一,意在展示中华民族之不屈不挠及风神超迈之气概,这个作品曾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

此次参观中我们也从不同朝代去了解到定瓷的发展史,从先民制窑(新石器时代——南北朝)、恒山初治(隋——唐中期)、炉火纯青(晚唐——五代)、刻镂万象(宋——金元)、技艺传播(金末——元)到窑火不熄(明清——1970年)。

我们了解到定瓷的烧造工艺——古代定窑原料都取自当地,土质干而绵,固态性较强,而液态性较差,石质精纯,硬度大,熔点高,从而奠定了定瓷声韵美的基础。定瓷制作工艺分为取土、碾土、淘洗、制坯、修坯、装饰、施釉、装烧等工序。烧制使用馒头窑,五代之前用柴做燃料,之后改用煤烧。隋至唐早中期,盘碗最初使用三岔支钉整烧法,每坯下一支钉,逐件叠置,不用匣钵保护。窑具主要有支钉、垫珠、窑柱等;唐后期改用匣钵正烧法,一钵一器;北宋中期发明支圈覆烧法;金末至元代多采用涩圈叠烧法。

并且也了解到在1978年时候,定密遗址所在地北镇村出土窖藏印花模子四件,为土黄色低温瓷胎。胎质细密坚实,平唇,弧壁,平底。相关文献记述如下:菊花纹碗模(图二左),口径16.7、高4.6厘米,内壁侧刻“甲辰装宾十四日 刘六郎”。为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制作。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我对传统文化和曲阳的当地人文产生了新的认识,每一个传统文化的传承背后都有着几代传承人的不懈努力,是几代人的坚守,我们应该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们继续发扬光大。在本次暑期实践活动中我收获了很多,也学习了很多,得到了成长。通过这次实践我明白坚持文化的传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经过此次实践,我也会更加坚持学习和热爱自己的专业,更珍惜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也会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尽一份力。

最近,我有幸参观了陈文增定瓷艺术馆,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在参观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陈文增先生对于瓷艺术的钟爱和执着,也领略了中国传统瓷艺的博大精深。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的心得体会。首先,陈文增定瓷艺术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艺术印象。馆内展示了大量的瓷器作品,无论是精美的瓷盘、细致的茶具还是华美的花瓶,每一件作品都充满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湛的工艺技术。通过观赏这些瓷器作品,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传统瓷器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其次,我对于瓷器的烧制工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陈文增定瓷艺术馆,我得以了解到许多关于瓷器的独特工艺。例如,瓷器的烧成过程需要经历多道复杂的工序,包括选料、成型、上釉、装饰等。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手工操作和细致的处理,才能制作出一件完美的瓷器。通过参观陈文增定瓷艺术馆,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瓷器的制作过程,也对瓷器的工艺技术有了更高的欣赏和认识。此外,我还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瓷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参观陈文增定瓷艺术馆,我得以近距离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瓷器不仅仅是一种实用的器皿,更是承载着中国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载体。每一件瓷器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通过欣赏和学习瓷器,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千年积淀和卓越成就。最后,参观陈文增定瓷艺术馆让我认识到了陈文增先生对于瓷艺术的执着和追求。陈文增先生是一位瓷艺术大师,他对于瓷器的烧制和设计有着独特的见解和追求。通过参观他的艺术馆,我深刻感受到了陈文增先生在艺术道路上的坚持和努力,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一件件精美的瓷器,更是对于瓷艺术无尽的探索和追求。他的敬业精神和创新思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激发了我对于艺术的热爱和追求。综上所述,参观陈文增定瓷艺术馆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瓷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通过观赏和学习瓷器作品,我对于瓷器的制作工艺、中国传统文化以及陈文增先生的艺术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欣赏。这次参观不仅丰富了我的艺术知识,也激发了我对于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我将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为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6月28日,我们“文化寻根●走进曲阳”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正式启航,首站就来到了位于保定曲阳的陈文增艺术展览馆,一上午的参观、体验令我受益匪浅。

曲阳是千年古县,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名人辈出,陈文增为代表性人物之一。陈文增先生一生情系定瓷,经40余年的艰辛探索,使失传800年的定瓷烧制技艺重现人间,并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被誉为“名窑复兴时期中国定瓷之父”。陈文增独树一帜的艺术成就和卓越贡献,在于其开风气之先,贯通陶瓷、诗歌、书法三大艺术领域,体现了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基于传统的创新精神。陈文增定瓷艺术馆就是这一独特思想和理念的载体。

陈文增定瓷艺术馆主馆有四层,负一层是定窑历史器物演变,一层展厅设有陈文增定窑瓷器展、陈文增书法作品展和陈文增诗词展;二层展厅设有陈文增艺术文献展、蔺占献和焕定瓷展和定瓷历史展厅;三层为办公与研究交流区,设有报告厅、图书室、会议室、书画交流室等。

艺术馆集中展示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定窑文化爱好者收集发现的大量历史记载和实物标本,该馆主要分为先民制陶、恒山初冶、炉火纯青、刻镂万象、模印群芳、技艺传播、窑火不熄、美器由来、主类器物演变、结语等部分,以实物、文字及高科技形式分年代展示,从而使失传五百年的定瓷技艺得以重现。馆内悬挂的书法艺术作品、晶莹剔透的定瓷展览品让我们感受到强烈的定瓷文化气息。

其中,古代定瓷器物的展品历史悠久、穿越千年,见证了时代变迁、沧海桑田,留下深邃的岁月的印迹。陈文增先生的作品雕刻工艺独特,器型精美,栩栩如生,美轮美奂,许多被国务院、中南海、人民大会堂、故宫博物院等重要单位收藏,成为一张靓丽的国家名片。

同时,陈文增先生的书法也独树一帜,在他晚年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即自书自诗,他的书法刚正朗练,一如其正直的人格、开阔的胸襟、雄浑的气魄,尚情尚意各蕴其里。承载着艺术生命中最重要的定瓷气息,多元的艺术情思、高蹈的人文蕴涵、豪迈的时代精神在水墨意韵中无声地流淌,诉说着一个才学、才情、才艺兼备的书法大家不平凡的艺术人生。

这次的参观让我充分见证了定瓷艺术的精美绝伦,领略了流传千年博大精深的定瓷文化的魅力,并对定瓷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将会以此次社会实践为契机,更加深入的了解并积极传播独具魅力的定瓷文化,传承文化基因,讲好定瓷故事,让定瓷文化在华夏大地绽放出灿烂的文明之花,进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