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活动专区 >> 正文

2023暑假社会实践||保定市县(区)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传播力、服务力调查研究小分队||调研日志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3-08-01 [来源]: [浏览次数]: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的“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要求,2023年暑期44118太阳成城集团文化与传播学院“助力乡村振兴调查研究小分队”在保定市各县区,采取问卷调查、县级融媒体工作人员访谈等方式,对其融媒体及新时代文明中心建设进行调研,了解了保定市各县区媒体融合推进情况。

一、存在问题

1、盲目建设,和而不融,观念认识不足

县级融媒体建设中存在观念认识不足、盲目建设的问忽。一些地方建设融媒体中心只是为了执行政策、完成上级任务,缺乏主要动力和清晰的观念,蜂拥而上跟风,缺乏对实际情况的考量;或停留在“+互联网”的认识阶段,对于整体建设规划,导致体制、机制、资源改革受阻。如下图,关于群众一般通过什么方式接收县(区)融媒体中心发布的消息的问题调研中,不难发现,多数群众比较倾向于使用微信或者广播台,这就需要各县级融媒体中心要与各方面媒体或者传播形式高度融合,满足群众的不同媒体需求,要有一个整体的网络搭建,将彼此串联起来。形成融媒体中心矩阵。


2、缺乏人才,建设资金不足

就全国性媒体所建设的"中央厨房"而言,要招揽到既会采写、摄像、剪辑又熟悉新媒体技术的全能型人才仍存在缺口,对于县级融媒体而言,人才缺乏更是阻碍实发展的严峻问题之一。此外,还要维持融媒体中心运转需要投入大量的维护及运营成本,这非地方县级媒体力所能及。目前县级融媒体中心刚刚成立,在其原有的人才队伍相对薄弱的情况下,“现有人才跟不上,先进人才进不来”成为制约县级融媒体发展的痛点之一。全媒体技术型人才如何引进、如何留住的难题需要尽快解决。但是现阶段招聘人才的模式还不够灵活,人才的激励机制也还没有落实,很多单位“吃大锅饭”的观念已根深蒂固,待遇低的问题也导致一部分优秀人才的流失,这是融媒体建设的最急需解决的难题。对于现有人才如何培训培养以完成向融媒体新型人才转型的问题,缺乏相关的建设机制去推进。在没有具体的考核激励机制的情况下,难以促使现有工作人员扭转思想,主动学习深造,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去匹配融媒体时代媒体单位对于人才的要求。对于建立建好本地融媒体人才储备,相关的建设思路和建设方式也需要提升。“媒体融合”的概念提出后,当地一些高校增加了相关的媒体融合专业,但是由于目前新闻教育模式还是相对来说比较传统和保守,依然强调书本知识而不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容易造成学生“学而不通”,理论脱离实践,造成“眼高手低”的问题。在如今的媒体融合时代,融媒体中心需要的人才没有办法培养出来,造成融媒体人才的“供不应求”。

3、渠道失灵问题仍存在

渠道失灵问题是“中央厨房”模式所未能解决的,在县级融媒体建设过程中这个问题仍旧存在。许多县级融媒体积极布局“两微一端一抖”,这确实可以为其带来一定的流量,但这些流量也只是留存在商业平台上,而如何向自身进行“引流”,才是更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下图,针对县(区)融媒体中心手机客户端APP办理政务民生服务的便利程度,超过六成的受访者认为较为或非常便利,其中比较便利的比例最高,达40.78%。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完全不便利,需要进一步优化APP的用户体验和服务内容,优化自身渠道,服务群众。这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三点,首先、缺乏互动性,县融媒中心将多种媒介纳入平台,但是内容生产还停留在过去官方的、单向的舆论输出,不关注用户需求。在当今媒介数字信息化的背景下,表现为融媒体功能单一,数字化程度不高,不注重收集受众的反馈,缺乏与受众建立充分的互动,因而也就不知道用户真正喜欢什么,需要什么,无法改变单向的信息输出的死循环,不利于融媒体扩大影响力。其次,缺乏服务性。一些县级融媒体平台服务功能欠缺,有的服务版块形同虚设,这与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主流媒体服务人民群众的定位相背离。在媒体激烈的竞争中,县级融媒体中心想要在媒介大战中突出重围,必须注重贴近本地生活,做足媒体内容的下沉,做好服务群众工作,最终才能增强本地受众的媒体使用黏性。


二、应对方法

1、打破机制藩篱,借力“外脑”

人才建设作为影响县级融媒体建设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需要从人才的引进、人才的培训交流、人才的储备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应积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与县及周边地区加强人才资源交流合作,通过兼职、特聘等各种多样化形式积极引进人才,例如融媒体发展过程中需要懂运营的全媒体人才,可以想办法通过提高薪酬、政策优惠等方式,引进省会或者一线城市中接触到最先进传媒业态的相关新媒体运营人才,为地方融媒体中心建设创新注入创新活力。

二是县级融媒体从业者需要通过实地走访、座谈、培训公开课程等多种互动方式"补钙加油"。学习新的媒体技术、数据分析,运营思维,从只会采访、写稿的传统媒体人向能采编,懂数据、会运营的"全媒体人才"转型。同时还需要积极探索人才双向交流机制,推荐县级优秀融媒体人才去省平台进行专业学习和锻炼,下沉回到县级平台继续开展"传帮带"活动,分享先进的传媒知识和理念。

三是抓本地人才储备。可以学习“安吉模式”,推行名师导师帮带制,和当地的传媒学院、广播电视协会等合作成立传媒就业实习基地、传媒培训中心等,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培育和储备人才。一方面,县级媒体需要打破机制藩篱,统一规划融媒体工作流程,打通组织内部壁垒,充分整合资源,实现内容、技术、渠道的共享;另一方面,面对人才缺乏的难题。县级融媒体可以加强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如长兴融媒体集团灵活的人才机制,不限专业和地域,向全国开展人才招聘。

2、“云端”共连、接入上层,或抱团取暖

县级融媒体建设路径可以如朱春阳老师所提出的“云端共连”,通过接入上级“融媒体云”提高建设效率;或通过“抱团取暖”的方式。共担成本和风险,有助于节约建设资金,实现对融媒体中心的高效利用。县级融媒体中心必须建立 起与其他治理主相结合的协同机制。县级融媒体中心只有建立多元主体联动网 络,集聚调度多方资源,均衡匹配治理供需,让各个治理主体履行好其本职工作,才能让各类治理主体的社会治理效能充分发挥。在实践中,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媒体融合上的幅度是超过中央和省、市的,它在整合县级各类传统媒体的基础上,还融合了县级政府各类官方端口,承担了更多的职能,相对来说也拥有更大的能 量来连接社会各类治理主体。在此基础上,县级融媒体中心将努力构建“行动矩 阵”,保持整个社会治理过程中信息、人才、资金等基本要素的通畅,提高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效率,有效地处理和解决各类突发事故,协同解决和有效处理社 会治理问题 。

3、打造综合服务平台,树立场景思维

通过建设综合服务平台,创新产品形态,打造媒体品牌将县级区域的受众目光聚集到基层媒体上来,从而加强媒体的传播力。此外,还需加强对本地电商、文化、旅游等资源的开发,在做好用户服务的同时融入“场景思维”。融入用户体验。县级融媒体中心应当立足本地,因地制宜地整合集成各类服务资源,一是要有实用性的综合服务,比如探索智慧媒体融合服务模式,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客户端接入卫健、医院、民生等本地部门单位应用接口,来获取相应服务。也可以根据群众个性化的需求来定制特色功能,比如提供党建、旅游、教育等服务,只有把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成为本地“生活圈”,以多样的服务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吸引用户、留住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