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活动专区 >> 正文

2023暑期社会实践||河北省外东部地区县(区)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传播力、服务力调查研究小分队||调研日志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3-08-09 [来源]: [浏览次数]: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的“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要求,2023年暑期44118太阳成城集团文化与传播学院“助力乡村振兴调查研究小分队”在东部地区各县区,采取问卷调查、县级融媒体工作人员访谈等方式,对其融媒体及新时代文明中心建设进行调研,了解了东部地区各县区媒体融合推进情况。

一、存在问题

当前,在调查范围内的县(区)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存在着诸多共性问题,已经建成的县(区)级融媒体中心在平台建设和运行过程中都存在许多突出问题,而还未建成的县(区)级融媒体所遇到的困难也大致相同。

资金投入不足,技术设备落后

资金是县(区)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根本保障,融媒体中心在平台、设备、技术等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县委县政府能够给予融媒体中心的财政支出有限,远远不够融媒体中心在各方面所需要的资金数额。在各县(区)融媒体建设过程中,其资金和设备虽然也进行了一定的投入升级,但相比新媒体发展速度来说,技术设备的更新远远达不到所需技术要求。此外,县(区)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资金主要靠地方财政直接补贴、间接投入和自筹 (广告经营),自我输血能力较弱,造成资金投入乏力,设备陈旧,难以满足如今媒体发展的需求。在调查中发现,某县融媒体中心,至今使用的还是十年前的摄像器材,后期制作软件落后,无法满足新媒体发展下受众新视觉的要求,日趋乏味的新闻无法激起民众的兴趣,资金和设备的投入不足严重影响县(区)级融媒体中心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体制机制僵化,人才资源匮乏

融媒体中心一旦开始运作,新闻网站、微信公众号、 新闻客户端、抖音快手微博官方号等新兴媒介将不断上升。新兴媒体从生产加工到传播发布每一个环节都有较高技术要求,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掌握多种媒介技术,才能保证其通畅运营。但调查发现,各县(区)级融媒体中心随着新兴媒介形态的扩张引发人才难以为继的困境。当前各县(区)级融媒体中心虽采用原来传统媒体的事业单位性质,但却没有建立类似教育、卫生系统那样的常态化人才引进招考入编机制。由于没有开编,新进员工大部分是合同工,缺乏稳定的保障和成长的通道。而从原来传统媒体转型过来的在编老员工因缺少融媒体相关专业知识,难以适应媒介融合趋势。两种身份的人在具体工作过程中 却出现“同工不同酬”的薪酬待遇现象,导致县(区)级融媒体在薪酬体系、激励政策等方面缺乏竞争力,原有的具备一定技术能力的人才大都选择跳槽转型,也难以吸引融媒体建设所需要的综合型、复合型人才加入。新媒体传播、技术、运营人才匮乏导致了人才空心化的局面,严重制约着各县(区)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推进速度和发展质量。

内容生产贫乏,传播力度孱弱

县(区)级融媒体中心普遍存在多而不精、良莠不齐、徒有其表等问题,一些县(区)级融媒体中心存在重视硬件配置、轻视内容质量的问题,参照省级融媒体中心的模式,过度追求大屏幕与大机构,只注重形式上的媒体改革,往往造成资源浪费、传播效果弱化。在现存的县(区)级融媒体中,我们注意到,目前部分县域的大部分新闻资讯仍然借助于转载党政、宣传部门的文件,节目与新闻内容缺乏原创性。此外,在融媒体资源利用上缺乏整合创新能力,只是通过将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内容进行简单的叠加。对于受众来说,县(区)级融媒体中心提供的信息“随处可见”,成为了“可有可无”的存在,因此,其传播力度大打折扣,知名度亦随之降低。

(图一)

如图一所示,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对县(区)级融媒体非常了解,比较了解,不太了解,完全不了解的受众占比分别为9.96%, 31.67%,44.84%和13.52%,受众作为检验县(区)级融媒体中心传播实效最有发言权的代表,对县(区)级融媒体中心的整体认知程度还较低,这直接表明了县(区)级融媒体中心传播力度的孱弱。

这些问题和难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各县(区)级媒体推进融媒体建设的路径选择和发展模式。所以,要把县(区)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好,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发展难题,寻找一条适合县(区)级融媒体中心发展的可行性路径。

二、应对方法

优化顶层设计,统筹整合机构

有学者指出,县级融媒体在全国新闻舆论工作和基层政权建设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要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顶层设计,从治国理政新篇章的政治高度进行战略部署与统筹协调。目前,有些县级融媒体中心虽然已“挂牌”,但并未真正实现从“相加”到“相融”,依然延续原有的不完善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彼此之间是组合而非融合。

对此,一是要科学决策,推进机构改革。通过整合现有媒体机构和职能,将县域内报刊、广播电视、新闻网站、两微和新闻客户端等公共媒体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切实做到变“合”为“融”。二是优化人事安排,在实际建设中逐步打破人员配置不合理等乱象,实行统一标准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考核。三是坚持管建同步、管建并举,在全面深度变革的基础上,坚持“改革”和“建设”同步推进,从而真正实现融媒体机构的统筹整合。

融媒体时代下人力资源的创新式整合

在新媒体时代,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对报纸记者的要求很高,既需要熟悉传统媒体又要精通新媒体,高素质人才汇聚,如此县级融媒体才能全面发展,在本地发挥出影响力。

吴鑫(2020)在《浅析融媒体团队如何激活采编播人才价值》中,以昆明市呈贡区融媒体改革为例,分析了融媒体需要的三种专业性人才:一是专业素养扎实的媒体职业经理人,二是能独自完成采编播的记者团队,三是能应用新兴技术的工程人才,并提出了“一次采集、多维发布、全媒传播”的运作模式。

首先,实施轮岗制度,在实践中培养记者多样化的职业技能。

县级融媒体中心承担着辖区内的宣传重任,工作节奏较快,可在确保完成正常的工作任务基础上,每月抽调几名报纸记者在不同的岗位上学习,如新媒体编辑的岗位,可锻炼报纸记者的新媒体思维,如何统筹编辑文图视才能让受众更有耐心阅读,在重大节日或较大的政治、经济事件发生时,如何在新媒体上进行综合策划,跟踪报道,收获强反馈。在电视新闻拍摄剪辑上,报纸记者可以充分利用岗位的优势,将文字和所需要的视频画面在脑海中充分酝酿,并强化实践,学习多角度拍摄,考虑近景、中景、远景,也要学习使用无人机拍摄,能够独立地完成一条电视新闻的拍摄、撰稿和剪辑。在融媒体中心内部制定轮岗学习的制度,使不同岗位的人员相互理解,有助于各岗位人员能力提升,促进交流与协作,培养“全媒体记者”。

其次,定期开展培训,强化知识结构。

新媒体时代对于报纸记者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县级融媒体中心也要助力报纸记者应对挑战,把握机遇,可以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实施“媒体融合型教学”,让报纸记者更系统、更全面地了解新媒体,具备更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与时俱进,将传统媒体公信力强的优势,报纸记者逻辑性强、写作能力强的优势和新媒体传播面广、传播速度快的优势充分结合,在新闻制作的过程中不断创新,能够抓住受众的眼球,努力使自己制作的新闻脱颖而出,提供的新闻评论让人耳目一新,增强受众黏性,在各类媒体竞争激烈的时代,始终占有一席之地。

县级融媒体在当下深度融合、找准定位

找准定位:壮大基层主流舆论阵地。县级融媒体中心应坚持正确方向,进一步提升干部队伍理论武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确保舆论引导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推进。坚持移动优先,发挥互联网党建示范点作用。以互联网思维优化资源配置,把优质内容、先进技术、专业人才等向移动端倾斜,打造自主可控、传播力强的新型网络传播平台,用高质量服务和个性化体验吸引更多用户,让主流媒体牢牢占据舆论引导制高点。对于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工作者来说,要讲好“中国故事的地方篇章”,既需要生动形象地展示当地的文明、发展、进步和群众生活,又要在媒体语言上、形式上、表达角度上进行转变和创新。

深度融合:进一步创优平台。随着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迅猛发展,县级融媒体中心更要以深化改革促深度融合。一是信息融合上,采用多元传播方式。可以在做优“两微一端一抖”新媒体信息平台外,持续整合区内各新媒体平台的力量,用“集约化”和“规模化”的传播方式,扩大信息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变信息“集散地”为“集中地”。具体而言,主要是完善客户端矩阵体系,整合镇区、街道、部门信息发布平台,将其统一纳入APP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下沉基层、服务群众;将融媒体功能拓展到政务、服务、商务等各个领域,覆盖到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方方面面。二是探索事业单位、现代媒体、文化类企业三者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包括对人事、财政、薪酬等方面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推动在平台、渠道、媒介、人员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激发人员干事热情和工作活力,等等。三是打造融媒体中心融合发展的升级版。继续发挥好新媒体及广播电视等平台的优势和作用,抓好自办栏目创新,积极探索“媒体+”传播服务新格局,搭建更优质的传播矩阵,实现同频共振,拓展宣传覆盖面,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