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活动专区 >> 正文

2024暑期社会实践||河北省外西部地区县(区)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传播力、服务力调查研究小分队||调研报告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4-08-20 [来源]: [浏览次数]:

调研报告

省外西部地区调查研究小分队

调研背景


undefined


随着 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传播主渠道,移动媒体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县(区)融媒体建设是国家实施媒体融合战略的重要环节,也是5G时代区县主流媒体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以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融媒体中心为例,剖析区县融媒体中心在深度融合机制、人才队伍培养、技术引领转型、区域特色创新等方面的变革,进而对区县融媒体中心如何走好融合发展创新之路提出思考。

基于此,我校44118太阳成城集团在暑期特别安排了县级融媒体中心调研活动。这一举措旨在将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与当前社会热点、行业发展趋势紧密结合,使学生通过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县级融媒体中心在新时代的传播力与服务力现状。

调研目的及意义


undefined


一是了解融媒体中心运营现状,通过实地考察、访谈交流等方式,全面了解河北省外西部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组织架构、人员配置、资源整合、内容生产流程、技术支撑体系等方面的情况。二是发现媒体融合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在了解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县融媒体在人员配置、内容生产、传播渠道、技术应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瓶颈。三是探索融媒发展对策,针对发现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促进县级融媒体融合创新、提升服务质量的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为融媒体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此项活动不仅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宝贵平台,还激发了他们对行业发展的深度思考与创新探索,为县级融媒体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与持续动力。

研究方法


undefined


为确保调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调研结果的科学准确,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县级融媒体工作人员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为主、其他方式为辅进行。小组共15人参与,小组中每位成员发出20份调查问卷,共发放300份问卷,对河北省外西部地区各县(区)的融媒体中心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进行了深入调查。在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传播力、服务力调研报告中,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调研方法及其具体应用:

(一)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一种通过设计并发放问卷,收集受访者关于特定问题的看法、意见或行为数据的调研方法。向全社会各个阶层、身份的用户发放问卷,调查了解县(区)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传播力和服务力。

(二)深度访谈法选取融媒体中心的工作人员(访问对象为灵石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者作为访谈对象。围绕融媒体中心的传播策略、效果评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服务项目、活动效果等问题,采用一对一访谈的形式,对访谈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并对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提炼出关键信息和观点。

(三)实地调研法实地调研法具有直观性、真实性的特点。小组调研人员深入河北省外西部地区各县(区)融媒体中心,观察其新闻生产流程、传播渠道、工作环境、设备设施、人员工作状态等,了解融媒体中心的实际运营情况,参与实践活动。关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服务项目、活动组织、志愿者参与等方面。

调研内容2018年12月28日,作为中宣部备案的2018年首批启动的县级融媒体中心之一,灵石县融媒体中心挂牌成立;

2019年2月,原灵石县广播电视中心、灵石县广播电视台、灵石县委新闻中心、《灵石》报实现合署办公;

2019年底,灵石县融媒体指挥调度中心完成改造及装修,投入运行;

2019年“掌上灵石”移动客户端全新上线,到2023年用户达到了8万余人;

2021年12月,灵石县融媒体中心抖音号粉丝突破十万,2022年12月突破十五万……

近年来,灵石县融媒体中心建设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四全”媒体,扎实推动媒体融合长足发展。中心有电视频道1个、广播频率1个、报纸1张,“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14个,构建起“微、端、视、报纸、广播”五位一体的立体式全媒体传播矩阵,下设综合办公室、采访部、编发部、技术部、运营部等“一室四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5个股室下细分为21个小组,实现了机构到位、人员到岗、技术平台到位。媒体融合再加速、重大主题报道再发力,县域主流舆论平台进一步夯实,主流媒体平台作用发挥更充分,为灵石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了媒体力量。

(一)守正

灵石县融媒体中心时刻保持站稳立场、把握方向、坚守阵地,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守正。牢牢把握党媒姓党方向。在实际工作中,不论是“掌上灵石”“灵石融媒”抖音、微信等新媒体,还是办好《灵石新闻》《灵石》报等传统媒体,我们都牢牢坚持党性原则,把讲党性、讲政治体现到每篇稿件、每个页面、每帧图像。

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在新闻宣传中,灵石县融媒体中心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主方针,强化主题新闻策划,对阶段性重点、热点新闻题材进行分类梳理,对重大主题、活动、典型宣传进行统筹策划。近年来集中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疫情防控、重点工程、转型综改、项目建设、民生实事、安全生产、生态环保、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进行宣传报道,精心策划新闻选题、选准报道方式,及时准确、全面深入地宣传报道灵石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典型、新成效。

牢牢把握价值引领取向。灵石县融媒体中心开办的《跟着心雨看灵石》《一城百味》《百姓健康》等专题栏目突出本土文化、力求精益求精,立足灵石本土的特色美食、旅游景点,让灵石本土的医生为群众讲授健康知识,这些节目播出后深受群众喜爱,《跟着心雨看灵石》栏目还被评为山西省2023年第一季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优秀节目;近年来中心拍摄的《蚁贪梦碎》《心归》《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等主题微电影,把清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每一件融媒产品,在润物无声中引领价值走向、引领舆论导向。

(二)深融

按照融媒体功能定位,中心有电视频道1个、广播频率1个、报纸1张,“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14个,构建起“微、端、视、报纸、广播”五位一体的立体式全媒体传播矩阵,对内电子大屏坐镇指挥,中屏PC赋能采编生产,小屏“掌上灵石”手机APP、灵石县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号、灵石融媒抖音号等组成融媒体矩阵,融媒体指挥调度系统、融媒体生产发布系统、融媒体稿件和素材资源共享平台、新闻大数据传播效果分析云服务系统、全媒体舆情数据管理系统等上下联动、内外并举。

媒体融合既是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化,更是主流媒体互联网化,互联网媒体主流化。县级融媒体中心领导班子积极探索,从体制机制方面入手,成立编辑委员会,制定实施采编部例会制度,每周一上午八点半准时召开采编部例会,强化选题策划,对新闻采访报道进行重点策划和调度安排,将宣传工作要点下发到电视、广播、报纸、新媒体等全媒体平台,高效组织开展新闻宣传报道,改变了以往单纯依靠领导调研、时政会议、部门和乡镇通知派出记者采写新闻的被动局面,同时针对全县重点工作宣传报道不定期召开编辑委员会研究安排,拓宽新闻来源渠道。制定实施新闻讲评制度,每周有针对性挑选中央台、省台、市台、县台同类型新闻进行讲评,从选题策划、画面拍摄、稿件写作、播音、剪辑制作、后期包装等各环节、全流程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距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严格执行播出前三级联审和重播重审等制度,对在全媒体播出的所有新闻节目、新媒体产品和电视剧、广告等节目,均需采编人员初审、部门主任复审、总编辑终审。扎实推行“采编一体”制度,要求每名记者都要熟练掌握“采访、拍摄、制作”技能,独立完成每一次新闻报道的策划、采访、写稿、制作环节,在锻炼他们逐步成长为全媒体记者的同时,“采编一体”在更大的意义上促进了新闻宣传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三)创新

灵石县融媒体中心致力将移动端作为推进媒体融合的核心支点,围绕提升新闻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目标,努力构建各终端分众传播、分类覆盖格局,在新媒体的人员设置、运行管理、考核评价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

在人员设置方面,新媒体组现有工作人员12名,运营着“灵石县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号”“灵石人民广播电台微信公众号”“灵石县广播电视台微博公众号”、掌上灵石APP、抖音号、微信视频号、今日头条公众号、央视频、央视新闻+、现场云等14个矩阵号,其中固定两人负责“两微一端”信息发布外,其余人员全部为新媒体记者。

在运行管理方面,新媒体组记者每周根据中心采编例会确定的宣传报道重点进行策划、拍摄、制作,作品一经审核发布后,还负责对评论区留言的回复和管理,打造了一支全媒体记者队伍,实现了新媒体作品的全流程监管维护。

在考核评价方面,制定了《新媒体组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要求每名记者每个月保质保量完成图文或短视频作品不少于20条,在此基础上,针对作品发布后的播放量、点赞量、吸粉量等进行打分考核。此制度的实行,大大激发了新媒体记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采访制作的短视频作品质量有了大大提高,平均每个作品的点赞量都会达到100次以上,播放量超过10000次,灵石县融媒体中心抖音号的粉丝量从2021年6月的6000余人达到了目前的16.9万人,播放量上百万的作品30余部,上千万的作品2部。2022年,“灵石县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2200余条,“灵石融媒”微博发布信息1200余条,掌上灵石APP用户量达到8万余人,全年发布量3100余条。

(四)打造精致品牌栏目

《融媒视点》《平安灵石》《一城百味》《跟着心雨看灵石》四档专题栏目全年共播出46期。《平安灵石》作为中心联合县委政法委及政法各单位推出的政法类专题栏目,深入挖掘灵石县政法系统工作的重大部署、重大成就、典型人物的模范事迹,梳理了一批政法系统以高质量发展为着力点的新闻选题,总结提炼了政法各部门特色做法与工作成效,由点及面彰显了全县政法系统发展的成就。《跟着心雨看灵石》栏目是我中心自2022年1月起开设的,栏目聚合精兵强将组成团队,精心策划选题,细心撰写节目脚本,用心拍摄选取每一个镜头,走平民化的节目路线,主持人娓娓道来,讲述灵石的山水人文,深入挖掘灵石文旅资源,避免了播音腔、新闻调,让节目更加富有亲和力、接地气。这档节目今年以来累计获得了5项全省创新创优节目奖,而且被推荐到国家广电总局评奖,是晋中市唯一一个获得此奖项的县级融媒,在全省也是屈指可数,灵石融媒在树立自己的品牌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目前我中心正在打造以该栏目编导赵心雨名字命名的工作室,让业务骨干担任重要题材、重点宣传报道选题的带头人,充分释放全媒体内容生产能力,推出更多的精品力作。

问题探析

图片

当前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建设中存在如下问题:一是传播渠道窄。比如,大多本地资讯很难吸引本地之外用户的关注和传播,导致传播覆盖面受局限,难以实现渠道下沉和资源整合。

(一)体制建设优化不够

县级融媒体在运营管理和人员保障等方面也面临一定的挑战。在融合发展进程中,各县区融媒体平台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人才队伍建设落后,不能满足新媒体采写编发需求的情况,没有专职人员带队伍(虽然新员工在正式入职前有专门教程进行培训,但培训浮于表面,并没有深层次的教学,使得许多新人在入职后仍不能自己独立写新闻稿件)。

在人员扩充问题上受限,新入职人员较少,人员稳定性差,内部组织管理体制较之前相比没有很大变化,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县级融媒体发展的内生活力。县融媒体中心负责人在谈到人才招聘问题时说:“事业单位招聘不能自主,无法及时有效解决编制问题,很多临时人员并非传媒专业毕业,只能现学现用,对融媒体中心工作影响比较大。”且人员结构老化,急需专业人才。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县级融媒体在转型之后都属于事业编制,缺乏招聘自主权,招聘受到编制、名额等因素限制,无法有效展开,这严重影响了县级融媒体发展的积极性。

(二)复合型人才问题

在调研中发现,县级融媒体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还存在短板,缺乏具备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县级融媒体面对的主要问题就是新媒体专业人才缺乏,但是与此同时又受到体制机制、资金、地理位置等因素限制,对专业人才“招不来留不住”。在融媒体单位中,临时工较多,工资较低,缺乏新媒体技术人才,思想僵化、认识不足(制作视频风格偏向传统)。

虽然在县区政府的支持下对机器采编设备都集中进行了更新,但是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很多机器设备并未在新闻实践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人员转型处在探索阶段,不专业、不系统,转型推进过程还是较慢。老、中、青三代人未能将思想工作融合,工作分工、个人习惯和责任心都存在问题(80后管理,00后执行居多),对新媒体种类和运行机制认识不足,无法独立完成全媒体改革方案及具体工作计划制订。

(三)内容质效创新不足

县级融媒体在内容生产上缺乏创新,内容生产封闭化明显,同质化现象严重,难以吸引用户的关注。虽然有新型媒体平台的构建,但内容缺乏创新,思想政策的宣传单调乏味、新闻内容局限,影响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传播能力建设,这些必然会阻碍现代传播体系的实现。

就调研情况来看,县级融媒体尚未形成开放多元的内容生产平台,大量内容生产依然采取内部力量“自我消化”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内容不仅质量不高,而且内容生产从策划到创作都容易僵化,难以催生可持续的内容生产创意。媒体融合的一个重要维度就是资源融合,县级融媒体如果仅依靠内部资源“近亲繁殖”,就无法完全释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优势和潜力,也无法突破现有媒体融合的内容生产瓶颈。

(四)重硬件,轻软件

这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即目前很多建设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偏向硬件投入,建设大屏、升级视频设备、购置无人机等,硬件投入的视觉效果能很快展现出来。但与重视硬件投入相对应的是对本应该处于核心位置的软件部分的轻视,尤其是对底层的支撑平台以及面向个人用户媒介的忽视。

对策研究

当前我国的县级媒体在融合发展中存在着技术、资本和人才等方面的资源稀缺性问题,因此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发展的探索之路上应格外注意如下这些问题。

(一)坚守舆论阵地,在主责主业上建新功

上半年,灵石县持续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围绕县委、县政府各阶段重点工作,精心做好重大主题和常规专题宣传。在灵石融媒、灵石发布、掌上灵石等平台开设《党纪学习教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两会》《安全为天责任如山》《重点项目直通车》《学用“千万工程”经验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专栏,全面宣传灵石县各项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和重点工程建设情况。截至目前,共播发新闻报道950余条,各新媒体平台推送相关内容11699余条,累计阅读量达3201万余次。在中央、省、市主要媒体发稿1137条,其中人民日报1条、中新社26条、新华网37条、山西新闻联播8条、山西日报29条、晋中日报180条,晋中新闻联播122条。坚持移动优先,用心办好新媒体。灵石融媒抖音号紧盯时事热点、群众关切、热榜话题,每周推出一部幸福小院、一期灵石美食、一期灵石老照片,实时关注评论区和粉丝保持互动,增加粘性。抖音平台粉丝由年初的17.6万增长到19.5万,稳居全省县级融媒前列。作品播放量百万次以上的4条(《用技术流的方式解锁灵石景点》单条播放182.2万,10.7万点赞),五十万次以上的5条,十万次以上的47条,点赞量上万的14条。掌上灵石APP下载量达8.5万,微信公众号关注量达7.3万,14个新媒体矩阵号的全网粉丝量达到了近39万。

(二)向下生根,在体制机制上求突破

融媒体中心针对媒体融合发展中存在的精品生产能力不足、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等短板和不足,直面问题、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不断创新创优,更好地适应融媒体背景下的新业态。一是始终坚持新闻立台。把办好《灵石新闻》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中心最精干的力量、最精英的记者、最优秀的采编力量配置到电视新闻采编队伍。二是始终坚持移动优先战略。积极适应大屏到小屏的转换,在全中心树立所有新闻产品在移动端优先发布和传播的理念,让新媒体平台成为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递县委、县政府声音,讲好灵石故事的重要平台。三是加强全媒体人才建设。积极践行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四全媒体”理念,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强化全员培训学习,提升融媒产品生产能力和水平。四是“借船出海”拓展舆论阵地。作为山西广播电视台在晋中市设立的首家基层蹲点工作室,中心借助省台强大的内容生产力等平台优势,通过双向业务交流、岗位培训、资源共享等方式,合力探索共策划、共调研、共开发、共传播的蹲点调研垂直贯通机制,助力县级融媒强业务、出精品,锻造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新时代基层新闻铁军。

(三)压实主体责任,坚守意识形态阵地

融媒体中心要始终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严格执行《灵石县融媒体中心“三审三校”制度实施细则》《灵石县融媒体中心安全播出工作方案》等规章制度,通过制度保障,强化责任追究,确保新闻报道零差错;强化采编人员的责任担当,要求全体采编人员严格规范用语表述,实施差错责任追究制度,做到有疑必问,有错必纠,有责必查,确保宣传报道内容准确无误。

(四)筑牢安全播出防线,全年安全播出无事故

融媒体中心领导班子定期对安全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和安排部署,持续强化机关和无线转播发射台的安全保卫工作,坚持节假日及重要保障期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严禁擅离职守,保障信息通畅,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发扬优良传统,全力以赴、严阵以待,牢固树立“字字千钧、秒秒政治、天天考试”的责任意识,职责进行再明确,工作再细化量化,强化“一盘棋”思想,协同作战、形成合力,以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作风做好安全播出保障任务。

融媒体中心紧扣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不断提高新闻生产、传播、服务能力,及时准确、全面深入地宣传报道本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新思路、新举措、新典型、新成效,为灵石县经济社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结语

从实践过程来看,媒体融合不是一蹴而就的,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融媒转型的一部分,其探索之路还很艰难。县级媒体需要转换理念,搭建切实可行的金融建设模式及信息传播制度,积极探索总结出成功的模式,在本省内其他县域进行复制或推广。

“融为一体、合而为一”是媒体融合的“诗和远方”,从“相加”迈向“相融”之间的距离,绝非风轻云淡般的轻松抵达。灵石县融媒体中心本着不断适应网民分众化、差异化特点,推进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不断提升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落实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则,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真正实现“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的目标,满足受众心理需求。县级融媒体作为主流媒体要优化其话语权,提升公信力,勇于承担基层媒体的责任与义务,维护好基层群众思想正确、生活稳定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

巧融者行,善融者远。灵石县融媒体中心将一如既往在“守正”中“创新”,坚持在“创新”中“守正”,加快推进主流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让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党的新闻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以更多更好的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使命、无愧于人民的业绩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真正肩负起主流媒体的时代之责。